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造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結構與抗震課題組關于多災害防御鋼框架結構體系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Structures》(JCR Q2,IF = 4.010)上發(fā)表,論文題為“Design and cyclic behavior of a bidirectional double-hinge steel column base”,魏建鵬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田黎敏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安徽建工集團科研項目的資助。
傳統(tǒng)柱腳節(jié)點在水平地震和豎向軸壓力作用下,極易出現(xiàn)不可逆的塑性鉸破壞,嚴重影響整體結構的震后功能恢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結構與抗震科研團隊提出雙向雙鉸接的可恢復功能柱腳節(jié)點。在柱底四周設置圓弧凸起,配合底座上的圓弧凹槽,可以實現(xiàn)框架柱的雙向搖擺變形。此構造一方面可以緩解柱底的應力集中,另外可以有效約束柱底的橫向位移。耗能件具有雙軸對稱截面,且分布于框架柱角部,以此充分發(fā)揮新型柱腳在兩個主軸方向上的抗震性能。耗能件中部設置有削弱段,用以實現(xiàn)塑性損傷集中與功能可恢復。地震作用后,僅需更換紅色耗能件,柱腳功能即可恢復。新型柱腳節(jié)點現(xiàn)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該項工作將為多災害防御鋼框架結構體系研發(fā)提供重要支撐作用。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012422006130